11月8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臺灣張老師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兩岸公益大講堂在北京舉辦。兩岸公益人士、鄉村一線工作者和青年代表等50余人參加活動。?
作為兩岸公益論壇的后續活動,本屆兩岸公益大講堂聚焦“‘新農人’賦能鄉村振興”主題,邀請了來自兩岸的8位專家學者、“新農人”實踐者,聚焦公益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開展主旨演講、案例分享、實地參訪等活動,進一步促進交流合作、凝聚共識。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副部長于昕表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堅持踐行“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的理念,積極致力于推進兩岸在公益、文化、青少年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迄今舉辦了十一屆兩岸公益論壇、七屆兩岸公益大講堂。希望通過此次大講堂演講交流、參訪實踐等活動,講好大陸鄉村振興故事,互學互鑒,為兩岸同胞特別是兩岸青年架起溝通的橋梁,分享公益經驗,交流實踐體會,進一步加深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與認同。?
臺灣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葛永光表示,基金會積極開展各種公益活動,激勵更多青年人投身公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兩岸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與溝通是兩岸關系繼續前進的基礎。希望通過交流互助,密切兩岸同胞特別是兩岸青年之間的聯系,促進兩岸共同繁榮發展。
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強,臺灣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佳霖分別圍繞《公益慈善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創新路徑》和《開創新農人與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等主題作主旨分享。
案例分享環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村主任張立英,函漾莊園(臺灣)共同創辦人郭甫鋒、陳詣函,河南省新密市來集鎮蘇砦村村主任蘇廣輝,谷芳有機茶園(臺灣)創辦人洪佳玉等兩岸“80后”“90后”的“新農人”代表,先后圍繞《十三陵鎮新發展思路及公益類成果展示》《蔬菜共好,讓自己更好》《村美民富產業興 鄉村振興“我”先行》《永續有機茶鄉》等主題發言,分享了他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感悟和收獲,講述了一個個扎根農村一線的“新農人”助力鄉村發展建設的生動故事,使兩岸嘉賓深切感受到新時代的匠心和“新農人”的堅持。大講堂還特別邀請抖音新農人主播代表秦士哲作《新農人、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發言,90后的小秦以全新視角向大家詮釋了“新農人”、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環球慈善》雜志社總經理馬燕、臺灣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涂喜敏等出席活動。北京臺協青年會副會長鄭博宇、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薛永基主持大講堂。
9日,兩岸與會人士還前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實地參觀、感受北京“新農村”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