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濟南十大研學地|曉古今名士,探齊魯文化

          2024-02-0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4新春消費攻略》(T21版)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里名人輩出,是李清照、辛棄疾的故鄉;這里英雄無數,是一座當之無愧的“紅色之城”;這里還有著燦爛的泉水文化、儒家文化、黃河文化等,在這里研學,總會收獲滿滿。

          所以,這個寒假還在等什么?抓緊帶娃來吧!

          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位于趵突泉的漱玉泉邊,始建于1959年,整座堂館為典型的宋代建筑,歇山飛檐綺麗多姿,懸山抱廈豐富多變,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飛亭疊瀑,溪流環繞,展室內涵風格各異,從圖、文、像、書、畫等不同層面展示了一代詞人的偉大成就與豐富的一生。

          辛棄疾紀念館

          辛棄疾紀念館位于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臨港街道四風閘村,800多年前,辛棄疾從這里出生。紀念館內有仿宋六角亭、辛棄疾塑像、碑廊、紀念祠、展室等設施,并有珍貴歷史圖片、手跡30余幅,廳中還有辛棄疾唯一的傳世書法作品《去國帖》的影印復印件。

          五龍潭秦瓊祠

          秦瓊是唐代著名將領,他武藝高強,忠心保主,贏得了千年美名。秦瓊祠位于濟南五龍潭景區北部,是一組唐代風格的建筑物,祠內有秦瓊身披戎裝的塑像。院落中軸線上,大門與正殿門之間有一個高兩米的鑄銅三足大鼎——“五字鼎”,沿鼎外圍鑄有“忠、孝、義、勇、信”五個大字,充分概括了秦瓊一生赤膽忠誠的行事作風。

          大明湖南豐祠(曾鞏)

          南豐祠,位于大明湖東北岸,匯波門以南,為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學家曾鞏而建。曾鞏曾出任齊州知州,建亭筑臺,修路搭橋,興辦學堂,倡修水利,剪除豪強,政績顯著因此被世代濟南人所懷念所敬奉。南豐祠由南豐祠堂、南豐戲樓、明昌鐘亭、雨荷廳等組成,是一處清靜幽雅的古典式庭院。祠內對曾鞏生平、南豐曾氏世系及南豐祠歷史沿革進行了介紹。

          濟南府學文廟

          濟南府學文廟位于歷下區明湖路248號,始建于宋熙寧年間,南接芙蓉街,北臨大明湖,與曲阜孔廟、南京六合文廟、蘇州文廟并稱“中國四大文廟”,是古代濟南及山東地區重要的祭孔、教學、科舉考試場所,也是山東文化、教育的中心,被譽為“齊魯文衡”“海岱文樞”。

          戀人在文廟拍攝婚紗照

          濟南府學文廟的形制和規模,與曲阜孔廟相當,主要建筑有大成門、欞星門、泮池、大成殿、明倫堂和尊經閣等。其中,泮池中的水是流動的泉水,源于芙蓉街,匯入大明湖,這在全國范圍內實屬罕見,可以說是儒家文化與泉水文化的傳承。尤其一場冬雪,讓這里美若“小故宮”。

          解放閣

          解放閣航拍圖

          解放閣位于原濟南舊城城墻東南角,黑虎泉東側,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閣址為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濟南時的攻城突破處。解放閣現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濟南愛國教育基地之一。站在解放閣上,人們既可憑吊先烈英雄業績,又可俯覽黑虎泉景致,飽覽泉城風光。

          萊蕪戰役紀念館

          萊蕪戰役紀念館前身是萊蕪革命烈士陵園,安葬著1947年2月在萊蕪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94年更名為萊蕪戰役紀念館。現已形成革命烈士紀念塔、萊蕪戰役展覽館和全景畫館、魯中抗日戰爭展覽館、烈士緬懷堂四大主體建筑。利用圖片、實物、模擬場景、大型雕塑和聲光電等展示手段,集中展示了華東軍民特別是萊蕪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萊蕪戰役勝利的偉大歷程。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大峰山現場教學基地

          大峰山革命根據地在山東根據地建設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泰西的延安”。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青少年紅色研學重點推介基地;1989年8月被民政部定為全國第二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北部英雄山巔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塔,塔身南北兩面為1949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7個鎦金大字。陵園南部的烈士墓地,共安葬革命烈士1700余名。其中有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山東地方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王盡美和早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烈士的陵墓。

          泉水人家民俗館

          柳子劇團的演員在百花洲演出

          黑白電視機、電唱機、落地收音機、鑄鐵的煤爐子、老門牌……位于百花洲畔的泉水人家民俗館,共分為明清時代、民國時代、建國當代三個展廳,分別展示具有濃厚時代特色、地域風情的老照片,老物件、文獻資料上千件,讓您感受濃濃的老濟南味道。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石曉丹 劉杰 謝苗苗/文 王鋒 王汗冰/圖)


          分享到: 編輯:李冬生 統籌:劉書芝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