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滎陽市王村鎮韓村的麥田里,61歲的趙長生蹲下身,手指捻起一株麥穗,看著長得飽滿的顆粒,他笑著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88歲的退休教師韓鋼友的晨練腳步聲由遠及近,趙長生習慣性地喊了聲:“韓老師,又鍛煉呢?”
這聲問候像一枚時光書簽,夾在趙長生扎根韓村的40年歲月里。村民們算過賬:從 1985年進村“兩委”開始,他已在韓村這塊熱土上為民堅持了40年14600 天。
經濟奪取大紅花
在韓村村委辦公室,記者見該村先后獲得滎陽市、王村鎮的榮譽,包括經濟發展先進村。
據了解,韓村行政村連上街區接滎陽市汜水鎮,是王村鎮的西南大門。連霍高速從村內穿過,而且作為鄭州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上街站下站口,以及上下站的高速輔路叫做櫻花大道,與韓村村委僅數百米之余。
如此重要的交通位置,自然也是滎陽市、王村鎮以及上街區招商引資和大項目落地的首選之地。目前,韓村匯聚集著鄭州上街區通用航空港以及20余家各類企業和服務機構。
如此眾多和龐大的社會經濟組織,村里老百姓不出遠門打工了,收入也確實增加了。
但是作為村集體收入卻囊中羞澀,偌大的韓村比起周邊發展和個體經濟相形見絀。“人家企業給村民發工資,但村集體沒錢,連修個路燈都要湊份子。”
受表彰時,趙長生上領獎臺腳步邁不開,心里沒底氣。“韓村必須有自己的集體企業,必須讓韓村集體經濟與周邊發展和個體經濟相得益彰!”趙長生說。
說到做到,他帶領村“兩委”緊盯目標跑項目。
在韓村村口,記者見到一塊石碑,立碑時間2024年9月。石碑上赫然鐫刻著項目名稱:王村鎮韓村農產品深加工車間建設項目。建設時間:此項目建設時間2024年3月開工至11月完工。建設內容:農產品深加工車間占地約1.3畝。
農產品加工項目建成后有效解決韓村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直接增加集體收入12萬元,入駐各類企業門店10家,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進一步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現在,韓村集體每年收益24萬元。九組困難群眾李玲玲每星期幫著給打掃一下衛生,每月還拿到300左右的補貼。
家家盛開文明花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趙長生還大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走進韓村村“兩委”大院,記者見到村民規約、紅白理事會制度等,此外還有孝善理事會制度。在其他地方,記者見到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制度等,有的把孝善寫進村規民約等里面,但沒有單列出來。
趙長生談起單列孝善理事會制度的原因,他說:“韓村兩戶人家因宅基地動了口角,他去調解。正當調解時,其中一方還悄悄藏了利刃,趁大家不注意,正要用利刃上前給另一方一刀。他猛撲上去,一把拽掉了當事人手中的利刃,避免了一起更嚴重的流血傷亡事件。”
“這事給了我一個啟示:我們村不能僅發展經濟,還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趙長生說。
讓韓村近4000口人家家盛開文明花,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妯娌孝順、婆媳融洽,出遠門的年輕人放心安心。
韓鋼友的兒媳婦王艷慧是村里評比的好媳婦。說起這事兒,王艷慧很是不好意思,她說那有啥,自己做的和別人沒有啥不一樣,婆婆疼自己,公公愛孫女,還有啥說的。你看這屋里墻上滿是孩子的獎狀,貼得整整齊齊,外頭院里墻上是孩子用粉筆寫的《千字文》之類韻文,孩子上學的事兒他爺全管了。老伴兒提起兒媳婦高興得笑合不攏嘴,老韓則悄悄述說著兒媳婦咋每天對老伴兒悉心照料,每次出門和回來都要給老伴兒端水遞茶噓寒問暖。
這樣的家庭和睦在三組石桂花家則是另外一種情形,石桂花侍奉了常年臥床的婆婆,接著侍候“五保戶”的兄弟,從沒有一句怨言。
趙長生在孝善理事會年度總結會上說過一段話:"個人的善是星火,家庭的善是火炬,當 4000 口人都舉起火炬,韓村的夜晚就不會黑。" 如今,韓村的孝善文化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引擎。
村組遍開和諧花
村西971畝菜薹基地的負責人程剛,至今仍保存著2019年趙長生手寫的《租戶公約》。那年他剛從湖北來韓村租地,韓村村民說 “外鄉人會把土地種荒”。趙長生帶著村干部在田埂上開了3天協調會,趙長生經常和村干部們來到這里,他敢于堅持正義主持公道。
早已退休今年已經71歲的王秋旺,當年經常和趙長生一起做民事調解,說到趙長生時過往的事情歷歷在目:趙書記那時候年輕,年富力強,為一件事兒常常不厭其煩,家訪、到現場,開調解會,苦口婆心。
趙長生對此有自己的看法: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道,一碗水端平。農村干部和群眾之間就是魚水關系,也是血濃于水的關系,這黨群、干群關系就是這樣熔煉而成的!
人生佩戴幸福花
家和萬事興,韓村家家戶戶,每個家庭的文明之花都別樣嫣紅。作為村里帶頭人,趙長生家里當然也幸福滿滿。鄉親們鄰里之間就流傳著趙長生照顧丈母娘和自己雙親的故事。
趙長生大半輩子以村為家,在群眾面前和在家里一樣。妻子王福霞在企事業單位多年,現在還是一家企業的倉管,平時忙得很,顧不得家。“俺那人就不好出去吃飯,都是他下班回到家給我做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福霞的話音里不僅僅透漏出恬靜與平和,更流漏出幸福和知足,“俺都是可普普通通,平凡日子平凡過。”
點贊:越是能干,就越是善于奉獻
滎陽市王村鎮黨委書記任燕俠說:“趙長生對人對己,在家在外,內外一致表里如一,40年來堅守工作崗位,為韓村的安定團結和穩定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為群眾利益著想著急且勇往直前,他為工作顧全大局默默無聞忍辱負重,特別是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方面,趙長生帶領韓村黨員干部群眾為全鎮上下作出了好榜樣。一個人越是優秀,就越是低調;越是能干,就越是善于奉獻。作為農村最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趙長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求功名利祿的人’。”
記者 姚輝常 通訊員 秦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