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先生通過“鄭好拍”上傳了一張照片:明理南路與十八大街路段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被違規停放車輛占據,形成大面積視覺盲區,周邊居民出行右轉時,極易與直行車輛、非機動車發生剮蹭碰撞。
令王先生意外的是,照片上傳后,這一事件便在網格化平臺“跑動”起來:潮河辦事處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事件處置崗立案后,隨即上報給經開區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平臺“判斷”此處為市內主干道,需交警介入,經鄭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協調聯動處指派給交警十二支隊。
在網格化平臺立案派發后的第二天,王先生再次路過時,明理南路與十八大街路段已整治一新,他忍不住感嘆:“以前這種事兒都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現在動動手指就解決了!”
類似這樣曾讓城市“頭痛”的治理難題,正一一被鄭州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一線通上下”的協同機制高效化解。
近年來,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城市治理的決策部署,將黨的組織優勢與數字技術優勢深度融合,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實踐創新,構筑起一核統多元、一格管全面、一屏觀全域、一網攬全局、一線通上下、一鍵全處理、一融助創新、一法促善治、一制保安全“九個一”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實現指揮調度“一線通”、群眾訴求“一線通”。
市域一體直達網格
鄭東新區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指揮大廳內,大屏上實時滾動著城市各個角落的監控畫面和數據信息,工作人員通過平臺,及時發現、流轉處置基層治理中的各種事件信息——無論東西南北,鄭州市域治理的“數據要素”,在鄭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亦可實時同步抓取。
依托數智賦能,鄭州建成市、區縣(市)、鄉鎮(街道)三級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通過“1+16+215”指揮體系,實現市域指令10秒直達基層,構建起“市域一體、直達網格”的扁平化指揮調度體系。
這一體系如同城市治理的“神經中樞”,讓指令能夠迅速、精準地傳達至基層。依托這一指揮調度體系,鄭州探索建立“平時、節假日、重大任務、應急狀態”城市運行四種模態,根據實際需要,針對重要區域、重點時段和主要風險,加強值班值守和指揮調度,確保“平時保運行、戰時能打贏”。
今年高考期間,鄭州市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提前啟動高考重大任務模式,各級城運中心配合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利用視頻巡查系統,對全市各考點入口、周邊主要路段、考生集中區域、試卷押運路線、考生食宿點等重點場所進行高頻次、全覆蓋輪巡。同時,針對高考期間平臺流轉的考生求助、交通異常、噪聲干擾等事件,三級城市運行中心做到實時接收、精準分派、快速核查和高效處置,全力護航高考平穩有序。
群眾訴求一呼即應
為及時回應群眾訴求,鄭州整合“鄭好拍”、網格員巡查等10余個民意訴求通道,將民意訴求迅速匯聚到三級城運中心。
上個月,鄭東新區綠地老街1期電梯施工挖斷污水管,導致業主萇女士家中污水倒灌數月未解決。網格員獲悉后立即通過網格化平臺上報至城運中心,社區黨組織書記迅速聯動加梯公司、民警等多方協商。經多次調解,雙方最終達成4.5萬元賠償協議,落實房屋修復責任。
上街區錦尚新城西區因消防管道漏水導致15棟高層消防栓無水,接到反映后,網格員上報至峽窩鎮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峽窩鎮聯動消防、房管等多部門,明確開發商出資、社區監督、物業管護的整改方案,48小時內完成15處漏水點修復,恢復消防供水。
網格“前哨”精準上報、城運中心高效派單、多部門協同攻堅,“一線通上下”機制打通責任壁壘,以“民呼即應”的速度化解重大安全隱患,彰顯鄭州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實戰效能。
大城之治,機杼萬千。黨建引領之下,鄭州依托“一線通上下”這一創新機制,不僅實現了上下信息的快速傳遞,還通過縱向動態聯通各社區(村)和鄭州東站、CBD等16個重點區域專屬網格,橫向聯通110、119、120、交通、生態環保等部門和水電氣暖等46個市級單位,形成一插到底、協同到邊的“三平臺一終端”高效指揮鏈路,讓每一個訴求都有回音,每一寸土地都見溫情。
本報記者 楊麗萍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