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多地發現福壽螺的孳生地。對此,河南疾控發布健康風險提醒: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一只福壽螺體內可寄生高達6000條寄生蟲幼蟲,一旦誤食未煮熟的螺肉,后果不堪設想。
據介紹,福壽螺外形與田螺相似,但個頭更大。成年螺可達鵝蛋大小,殼一般呈黃褐色或深褐色,螺口較寬。福壽螺喜歡棲息在稻田、池塘、溝渠等靜水環境中,繁殖能力極強,一只雌螺一年可產卵數千枚。
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之一,這種寄生蟲的幼蟲(III期幼蟲)會寄生在福壽螺體內。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福壽螺,幼蟲就會進入人體,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
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后,部分病人感染初期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前驅癥狀,一般持續數天后消失。該病主要臨床表現主要有:急性劇烈頭痛、頸項強直等腦膜腦炎表現,多為針刺樣或出點樣疼痛,一般鎮痛劑無效。持續性或間歇性低或中度發熱,體溫多在38~39℃,一般發病數日后即降至正常。部分患者出現頭、軀干或四肢的感覺或功能異常,例如麻木、灼燒感、針刺感等。嚴重病例可有癱瘓、嗜睡和昏迷,甚至死亡。
哪些行為容易感染?生吃或半生吃福壽螺肉(比如涼拌螺肉、爆炒螺片未熟透);生食被感染期幼蟲污染的蔬菜,飲用被感染期幼蟲污染的生水。需要注意的是,福壽螺內的寄生蟲無法用醬油、醋、芥末等調料殺死,必須100℃高溫徹底煮熟。
疾控專家表示,福壽螺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是隱藏的健康殺手。不食用、不接觸,才能有效預防廣州管圓線蟲病。購買螺類時認準正規渠道,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螺"。福壽螺不是田螺,田螺殼更尖、體型較小,購買時注意區分。螺肉、青蛙、蝸牛等可能攜帶寄生蟲的食物,必須煮沸5分鐘以上。避免生食沙拉、荸薺等水生植物(可能被三期幼蟲污染)。不喝生水,注意廚房衛生,生熟食砧板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污染。蔬菜、水果用消毒后的流水沖洗,不要直接用池塘水清洗。如果食用螺類后出現持續頭痛、發熱,務必告知醫生飲食史,以便針對性檢查。
此外,福壽螺常見于靜水區域,帶孩子玩耍時注意遠離。如果發現福壽螺卵塊(粉紅色團狀物),不要用手觸碰,可向當地農業部門報告。
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