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巴士駛過阜民里
車廂內商周風凸顯
本報訊(記者 張倩 文/圖)7月26日,鄭州公交“商都號時空穿梭文旅巴士”專線正式開通。這條文旅專線巧妙串聯起鄭州核心歷史文化地標與現代活力商圈,將跨越數千年的商都文明與發展脈絡濃縮于10公里的旅程之中,為市民和游客開啟一場沉浸式的“穿越千年”文化對話。
據介紹,值此2025鄭州黃河文化月和“見鄭美好”清涼消暑季舉辦之際,該專線更成為展示鄭州“最早中國”城市根脈的重要窗口,與八大“國字號”文化活動形成時空呼應,共同詮釋著鄭州作為“根脈窗口”的深遠內涵。
“商都號”的車身,是一幅流動的歷史拼圖。杜嶺方鼎以簡約線條勾勒輪廓,作為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出土的標志性青銅器,它見證了3600年前商都的青銅文明,承載著“最早的中國”城市基因;一旁的玄鳥圖騰振翅欲飛,呼應著“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古老傳說,是商族起源與城市根脈的象征。黃、橙、綠交織的主色調,搭配商周風格紋樣,讓公交化作“行走的文化符號”,未啟程已先翻開歷史扉頁。
“商都號”專線以紫荊山為起點,其核心規劃理念在于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線路精心環繞3600年前的商代都城城墻遺址運行,讓乘客得以近距離感受中華早期文明的夯土印記。途經的鄭州東城垣遺址博物館、鄭州文廟、商都遺址博物院等文化殿堂,系統呈現了鄭州“城摞城”的奇觀,有力佐證了中華文明起源的連續性、創新性與統一性,彰顯了鄭州作為“最早的中國”城市之一的歷史地位。
線路不止于“懷古”,更著力于展現歷史遺存與當代生活的和諧共生。從融合非遺與現代美學的“阜民里”文化街區,到飄散著地道煙火氣的順城街清真美食,再到見證近現代風云與商業繁華的二七廣場、德化街,乘客能在移步換景間直觀感受鄭州從商代“亳都”到現代“商都”的生生不息與蓬勃活力。
“商都號”開創“邊走邊看邊講”的文旅融合新模式。車內講解員全程伴隨,以“一輛車,體驗3600年城脈的4次心跳”為主線,圍繞鄭州歷史、革命(主要指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商業、市井四大維度,不僅生動講述商城遺址、城隍廟、二七紀念塔等沿途景點的厚重歷史與動人故事,更通過互動問答讓商都文明變得可知可感、深入人心。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