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舉行會晤。會晤持續超過兩個半小時。會后雙方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
此次,俄美元首會晤和聯合新聞發布會整體釋放了哪些信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刁大明:此次美俄元首會晤雖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還是釋放了一些比較明確的信號。一方面,此次會晤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充分顯示了雙方希望溝通的迫切訴求。
美欲停火兌現競選承諾 俄欲實現自身訴求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刁大明:對于美方而言,特朗普政府持續關注俄烏沖突,希望盡快兌現“俄烏沖突停火”這一去年競選期間的關鍵競選承諾。實現所謂停火,可以讓特朗普政府將更多資源轉而投入其他領域。同時如果能實現一定美俄關系的所謂緩和,也有助于美國在地緣政治、在國際經濟貿易等領域維護自身地位的訴求。
對俄羅斯而言,相對于當前持續僵局的俄烏沖突戰場,如果可以通過談判等方式,實現自己的自身訴求,當然也是其樂見的一種選擇。不過對于會晤雙方展現出的迫切,也并不意味著這種迫切能夠轉化成為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與這種迫切同步的其實是俄烏沖突問題的復雜性,目前的會晤可能只是一個起點。
會晤未達成協議 凸顯俄烏沖突的復雜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刁大明:另外一方面,從會晤之后的聯合新聞發布會看,雙方仍然強調會晤具有建設性,有助于美俄關系緩和,特朗普也強調在大多數議題上雙方達成了所謂“一致”,但是沒有任何協議,也不會對外公布任何細節。這種強調會晤成功但模糊化處理所謂成果的做法,充分說明目前俄烏沖突的復雜性,特別是作為俄烏沖突關鍵議題也就是領土問題的復雜性。
領土問題仍是關鍵 需看烏是否接受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刁大明:外界不清楚此次會晤當中美俄雙方是否在領土問題上達成了所謂一致,或達成了怎樣的一致。但這種所謂一致如果未來得不到烏克蘭接受的話,就顯然不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進展,也不意味著關鍵問題實現了任何的突破。
俄美會晤開啟新進程 但仍面對嚴峻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刁大明:所以基于這種考慮,如果美俄雙方沒有達成一致,那么雙方會希望未來進一步就相關關鍵問題保持直接溝通的渠道,所以才會強調這次會晤具有建設性。如果美俄雙方已經達成了所謂一致,那么下一步就是美國跟烏克蘭再次進行協調,如果順利讓烏克蘭接受的話,再對外進行公布。所以這就意味著此次會晤只是開啟了一個新的進程、一種新的可能性,未來可能還有更加嚴峻的挑戰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