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瞭望塔 | 高中收2700元教輔費 不妥在哪里?

          2025-09-1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9月15日,多名家長反映河北邯鄲廣平縣一高中收取2700元教輔費,認為價格過高且未公開明細。對此,廣平縣教育體育局發布情況通報,其中提到,該校教材和教輔資料征訂費用,除教材外,所有教輔資料訂購均按照自愿原則進行。個別教師在安排布置此項工作時,與家長溝通用詞不當,引起部分家長不滿,已責成第一中學深入調查,核清事實后將嚴肅處理。

          按當地的說法,這件事是老師的問題,在布置工作時言論不妥。可只是這樣嗎?

          根據聊天記錄,有家長要求公開收費明細,班主任稱有疑問請電話溝通,不要在群內或網絡平臺發表不當言論不當鏈接,以免影響孩子以后考研考公考編等。

          班主任這樣說確實不合適。一是因為剝奪了家長的權利。教輔購買采取自愿原則,家長不但有權利質疑,也有權利要求公布收費明細,甚至有權利直接拒絕。二是因為變相威脅了家長。家長質疑教輔費用,怎么會影響孩子考研考公?難道暗指,學校會將此事記入檔案?

          老師以學生的前途來“堵嘴”確有不妥。可細想一下,班主任究竟在怕什么?是怕家長反映“非自愿”?怕被家長知道花了多少錢?還是說,怕被發現學校采購的費用比書店貴?怕被質疑“變相漲價”?抑或是,學校、書店、老師三者之間怕不是存在什么不可言說的利益牽扯?“怕”才是問題癥結,才是真的不妥之處。

          教育部明令嚴禁強制購買教輔材料,強調必須自愿、公示、透明。一科一輔、自愿選購,是寫進政策文件的底線。可現實中,自愿成“被自愿”、教輔成“教腐”,政策和執行之間隔著一道厚厚的墻。這既是個別老師的問題,也得追究學校管理的責任。僅僅依靠學校自查自糾,恐怕不足以觸及根本。

          通報發出后,很多網友表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解釋不清亦是不妥,當地教育部門有必要詳盡調查,給公眾一個交代,給還在違規征訂教輔的學校一個警示。

          每一筆教育收費都應“妥帖入微”。“加強規范管理,督促各學校嚴格按照規定落實收費政策”,希望能落于實際。

          □評論員 韓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