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瞭望塔 | “沒有把刀架在游客脖子上” 就不算強制購物嗎

          2023-07-2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導游有沒有強制你買?有沒有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讓你去買呢?”7月25日,張女士稱她帶母親參加云南一旅行團遭強制購物,當向旅行社客服反映時,卻收到了上述回復。據悉,張女士一行人7月19日曾被帶到一茶葉店,導游并未直接要求必須購物,但進行了言語威脅。7月21日,張女士一行人來到一家玉器店,導游明確表示游客必須要買東西,因為這與其業績直接掛鉤。

          近年來,團體旅行社購物確實亂象叢生。除了張女士所反映的情況,之前云南也曾發生過導游讓游客“不購物就下車”的強制購物行為。針對這類亂象,國家出臺法律法規,對“欺騙、強制旅游購物”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嚴厲打擊并積極整治該行業。

          在有關部門的打擊下,旅行社強制游客消費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但各種“軟強制”仍暗流涌動,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地帶。據張女士稱,7月29日被帶至茶葉店時導游雖未直接要求必須購物,但自稱脾氣很暴躁,之前與游客發生過沖突,“還展示了手上縫針的線”,實則是一種語言上的“軟威脅”。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游客表示導游的服務態度直接取決于游客購物金額,這何嘗不是一種“軟強制”呢?

          立法、嚴查、處罰等“明舉措”確實能讓強制消費不再那么“猖狂”,但解決該問題更需從源頭上下手,思考為何導游強制顧客消費的現象頻頻出現?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一些地區旅游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陷入價格戰,從而導致旅行社無序競爭、不合理低價團頻頻出現,進而強制購物屢禁不止。全國的旅行社做同樣的產品,沒有推出獨特的、更豐富的旅游線路,導致供給過剩,只能進行比價,進行價格戰,但比價的結果就是削價競爭,價格戰的結果就是零負團費,零負團費的結果就是強制購物。旅行社應明確產品定位,把握核心價值,找準顧客需求,開發特色產品。唯有創新,團體旅游才有前途。否則,“導游”終將變成“導購”。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旅游公司將導游的工資薪酬與游客額外消費金額直接掛鉤。據悉,有些旅行社甚至不給導游發基本工資,其薪酬全靠游客額外消費“提攜”。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旅行社進行機制改革,將導游績效與游客購物消費金額解掛,而使之與其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緊密關聯。除此之外,還應提高導游的基本工資,不要讓導游“依賴游客消費而活”。當然,旅行社也應自覺承擔社會責任,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

          打擊強制購物現象,出臺法律法規、進行嚴查處罰等“明舉措”是前提,但面對暗流涌動的“軟強制”,更應“釜底抽薪”,從產品創新和機制改革上入手。相信多措并舉之下,強制購物現象能夠從根本上得到改善,還團體游客一趟“無憂”的旅程。

          白筱萱

          掃碼查看相關報道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