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在高速上“自動”駕駛的行車視頻火了。視頻畫面顯示,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保持時速120公里的速度狂飆,但駕駛位綁著安全帶卻空無一人,方向盤上還插著一瓶飲料。視頻的畫外音說道:“這個車好牛,我們坐在后排,它自己幫我們開。”
當前,汽車的輔助駕駛技術已經達到完全無人駕駛的地步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從技術層面來說,目前新能源車企多停留在L2輔助駕駛階段。在該狀態下,駕駛員需隨時接管車輛,對駕駛車輛全權負責。從現實案例來說,近年來,因輔助駕駛發生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數。2022年8月,就先后有3輛使用輔助駕駛的汽車在高速上發生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了一人死亡。
嚴格區分自動駕駛與輔助駕駛,不是在咬文嚼字,而是阻止這一新興技術駛入失控的境地。
為防止輔助駕駛被當作自動駕駛來用,汽車品牌紛紛設置了系統防火墻:在輔助駕駛狀態下,司機如果長時間雙手離開方向盤,車輛就會發出相應的安全警告,自動解除輔助駕駛狀態或自動降速。但顯然,車企設置的防火墻有時候就像紙老虎。視頻中,汽車設置的“安全帶”和“握力感應傳感器”兩大系統防火墻,被車主用“空綁安全帶”和“方向盤上插飲料”的方式輕松破解,從而實現了視頻中“無人駕駛”的效果。
此外,有媒體統計,“自動駕駛神器”網絡熱銷,單件商品銷量達到2500單,其利用壓力模擬人手操作,達到模擬欺騙系統的結果。而在商品評論區,不少買家留言“跑高速不用扶方向盤了”。如此廣闊的市場背后藏著多少“馬路殺手”,值得關注。
如此多車主急于將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來用,是對道路上其他車輛安全的威脅,也是對公眾安全的挑釁。法律人士認為,濫用輔助駕駛的行為,不僅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更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查處“自動駕駛神器”的銷售渠道。
總之,讓輔助駕駛回到其正確的發展軌道,需要多方合力擰成一股韁繩,但車主應做行車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評論員 楊晗
掃碼看視頻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