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瞭望塔 | 守護居民“頭頂安全” 建筑外墻風險需標本兼治

          2023-07-1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央視新聞7月17日報道,近年來,高層建筑外墻脫落的情況在各地頻頻出現。7月5日,黑龍江哈爾濱一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材料大面積脫落。次日,湖南新化也出現某高層建筑外墻瓷磚脫落,致多人受傷。

          哈爾濱某高層建筑外墻脫落場景

          隨著房屋建筑逐步老化,外墻本就容易脫落,再加上近期高溫和暴雨等極端天氣,持續加大的外墻脫落隱患,引起廣泛關注。

          然而,想要及時修繕卻沒那么容易。由于動用小區專項維修資金門檻較高,物業公司往往僅對存在外墻脫落風險的房屋設防護網了事。如此治標不治本的防護措施的后果,往往是防護網越搭越多,警戒線越拉越長,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高層建筑周圍人員普遍較為密集,一旦外墻發生脫落,往往會導致多人受傷,社會影響極大。同時,從過往的案例來看,被砸者往往很難獲得賠償,不僅財產損失無人承擔,傷者醫療費用更是無處討要,最終陷入開發商、業主和物業公司三者間的踢皮球之中。

          高層脫落的外墻不僅干擾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給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呼之欲出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值得思考。實際上,住建部從2022年9月14日起,就明令禁用現場水泥拌砂漿粘貼外墻飾面磚。但在相關規定生效前,已有大量建筑采用瓷磚外墻工藝。這些已經存在的“危險因素”該怎么破解?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法律人士表示,如果外墻未過5年質保期,那么出現脫落的問題,維修費用應由開發商承擔;如果過了質保期,應依據情況,從物業費中撥出資金維修,或使用公共維修資金維修。對于賠償難、修繕難的問題,主要源于當前小區物業維修基金不足的難題,住建部正在探索的房屋養老金制度,是值得期待的解決方案。

          如何防患于未然,是從根源解除建筑外墻隱患的重中之重。對此,各地住建部門應主動牽頭發起排查工作,對于明顯的安全隱患,及時督促責任方解決。對于從外觀難以找出的隱患,不妨學習山東菏澤,用無人機搭載紅外熱成像儀進行檢測的新方式,早發現,才能早預防。

          總之,步入“中老年”房屋不能成為懸在空中的“利劍”,及時為其建立健全的“養老”體系,需要多方合力,一起為城市居民的頭頂撐起一片“安全網”,守護居民的“頭頂安全”。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評論員 楊晗

          掃碼查看相關報道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