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普羅中國(大雅集團)20周年之際,一場以《房地產的下一個二十年》為主題的論壇,在鄭州普羅理想國舉辦。來自全國及鄭州的知名媒體人及普羅業主代表齊聚,結合經濟學、城市研究、行業洞察、企業發展等,共同探討現代社區如何找到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之間的有效路徑。著名經濟學家、博士、“澤平宏觀”創始人、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三聯人文城市&中讀執行總編輯賈冬婷;北京攬勝廣告創始人楊海華;普羅中國(大雅集團)董事長、普羅理想國創始人徐益明受邀出席。
未來二十年,房地產的關鍵詞是“分化”
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房地產未來將有怎樣的特征?挑戰在哪里?機會在哪里?帶著這些每個人都有的疑問,任澤平以《中國經濟展望》為主題,對我國近些年的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解讀分析。
在任澤平看來,如果說過去二十年的關鍵詞是“普漲”,那么未來二十年房地產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化”。他用過往二十年我國人均 GDP、年均經濟增速、城鎮化率三組數據,從宏觀經濟領域分析了中國的經濟形勢,提出房地產所經歷的調整,源于深刻的時代背景。
關于房地產將向何處去?任澤平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房地產大開發時代落幕,但是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支柱行業之一。未來二十年,房地產的關鍵詞是“分化”,因為人口在源源不斷地往都市圈、城市群聚集。
“一個地方只有人口流入,才會繁榮。比如鄭州,是人口源源不斷流入的城市,所以證明它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現在正是全力拼經濟,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的時期,我對未來城市充滿了信心。”關于房地產的未來,任澤平如是說。
城市“近未來”,我們如何生活?
在賈冬婷老師看來,“下一個二十年”是關于我們城市“近未來”的命題。在過去的二十年,三聯生活周刊也以一個見證者、記錄者的角色,關注著房地產行業和城市化進程。
由“物的城市”到“人的城市”的靈感出發,賈冬婷從原住民、行動不便者、騎手與流浪漢、楊梅棚主、后人類,五組曾經被忽視的人,重新被看見、被理解的故事,引出人與城市的五重關系。
她認為,未來中國城市化的趨勢,人文城市的方向,其實就是去處理人和城市的多重關系,包括人與場所、人與建筑、人與自然、人與社區、人與城市活力。
從灰底板、多層次、復雜主體和自組織四種城市更新未來趨勢的解讀中,賈冬婷提出“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城市是一個生命體,我們應該用更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去看待它。”
同樣的,城市并非無限增長,而呼喚一種均衡增長的“甜甜圈”模型。如果說上一個二十年,是空間“加速”了時間,那下一個二十年應該要重新關注時間,去尋找時間和空間的平衡。未來社區的標準,不是技術而是人。正如賈冬婷在分享最后,引用的人類學家項飆的一段話:“看見陌生人,看見附近,看見自己,看見社會。這個看見,是存在的一個基礎,是生活的一種能力。”
下一個二十年,主要是圍著人轉
作為普羅的老朋友,楊海華近些年不斷以自己的靈感,回應著他對于理想國社區的理解。“過來人的理想國”“圍著人轉,一念二十年”等都出自他的表達。
在這次的論壇中,他以《廁所問題專家》為主題,通過有趣巧妙的解讀,分享了一個“廁所專家”眼中的下一個二十年。從廁所的日常觀察學出發,他回顧了過往的二十年,提出人最重要的東西,是人的本體性的觀點。
在他看來,下一個二十年,主要都是圍著人轉,研究人,細分人,而且人分若干種,基本上無論層次、收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體性,所以這個潛能非常大。他將這些歸納為圈子、樣子和帽子。和擁有相同價值取向的人組成“圈子”;清晰辨別主客體關系,活成自己的“樣子”;以及為生命帶來愉悅和張力的“帽子”。
同時,他還提出,我們要用愛把理性和感情連接起來,而且長期主義的人必須先基于一個真誠的愛,要不然連理性也只是手段而已。正如他最新的“被愛著,兩個人的理想國”的靈感一樣,關于愛,他說:“動詞是日常,愛是日常的所有動詞的總和,這就是愛。”
營造經久、友好、繁榮的“現代社區”
在論壇上,徐益明回顧了普羅中國和房地產發展二十年的歷程,也從自身作為房地產企業家的切實經歷和感受提出,隨著世界形勢和人們未來生活需求的變化,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時代的挑戰,也正在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產企業亦是如此。
他認為,房地產應該是一個持續的,甚至是延續業主一生的模式,需要把它當做一個長期的事情來考慮。正是源于這樣的初心,“營造一個經久、友好、繁榮,可以滿足全年齡段人們生活,讓每一個居住的人都能在15分鐘生活圈內,擁有完善社區配套和服務,建立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現代社區’,是普羅一直以來的目標,也是不斷前進的動力。”徐益明說,“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目標,及對當下的形勢和不可知的未來,無論是交付多年的普羅旺世社區,還是現在的普羅理想國社區,依然在極盡所能調度資源、協調資源保障持續投入,希望讓社區更完善,讓業主的生活更安心。”。
2024年普羅理想國藝術中心將全新亮相,在2024年底前,理想國將呈現多個約4萬平方米的全國性“目標商業目的地”,其中包括國際咖啡品牌、書店、大型酒店、文創、 共享辦公以及包含但不限于 8 泳道 50米游泳館、室內籃球場、匹克球運動場、瑜伽館、羽毛球館、滑板公園和專業健身房等極具人文氣質的運動聚落,將為這座城市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二十歲,是正值青年的時期,于普羅中國是,于房地產行業亦是如此。正如徐益明所說:“時間總是同時揭曉變與不變的答案,唯有在變化的世界,保持不變的初心,在困頓之時,保持積極的行動力,房地產的下一個二十年將會迎來充滿篤定、值得期待的未來。”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