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七十四載初心歷久彌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之際,鄭州報業集團旗下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聯合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在省內各大高校選取首批試點高校(含高職高專、中職中專等),采取每天靈活自由的愛國主義教育短視頻觀看形式,進行線上“愛國主義教育進校園”,初步擬選取10~12所、在校生規模萬人的高校作為活動首批試點院校。
活動啟動伊始,記者采訪了部分學校的師生,從他們的角度談談自己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和見解。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副校長吳杰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了愛國主義新的內涵,引導青年大學生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要義,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立德樹人、凝聚大學生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舉措。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貝貝:學校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教育全過程,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聚焦三大陣地建設,全面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家國意識、涵養愛國情懷、筑牢思想根基。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讓學生時刻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王綺蔓:從某種程度上看,如果能夠正確利用網絡平臺,成為當今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使大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去表達愛國主義的情感,進而傳播正能量,讓每一位大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國家的深厚情感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林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郭鵬: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讓學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理想信念,傳播正能量。愛國主義承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中的民族情感和凝聚力,是集體意識和精神支柱。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林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靳海莉:我認為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十分必要。當代大學生成長在和平年代,對祖國歷史和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缺乏正確而且全面的了解,很容易受到不正確觀念的錯誤引導,導致思想信念模糊不清、人生目標不明確等現象,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他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增強他們的思想免疫力,真正有效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滋生和蔓延,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從而真正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林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李天予:愛國主義告訴我,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歷史真理,從而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同時,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我們知道,只有將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奮發讀書、努力成才的具體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據悉,本次愛國主義教育進校園宣傳周,將在省內各大高校(含高職高專)、中職中專等進行選拔,初步遴選10~12所高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高校進行愛國教育學習期間,正觀新聞、鄭州晚報對本次活動進行全程報道,由快手科技提供線上技術支持。
活動征集時間:9月20日~28日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