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為期4天的第19屆中國(鄭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茶博會由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主辦,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支持,信陽市茶葉協會協辦,河南省新宇展覽有限公司承辦。活動旨在持續推動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快速健康高質量發展,引導行業走上品質品牌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增強省際和地區間的茶產業經貿文化合作交流。
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文慧、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姬霞敏、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邱常、福建省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鄭美芳等,信陽市各產茶縣區主管、嘉賓、參展企業代表、采購商代表及廣大愛茶市民共計300余人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由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霍勇主持。
茶是信陽的符號,山水因茶而絢麗多彩,城市因茶而端莊雅致,百姓因茶而從容自信,文化因茶而綿延不絕。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邱常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信陽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統籌“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發展,截至目前,全市茶園面積216萬畝,茶葉總產量達8.2萬噸,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34家、全國百強茶企業12家。通過多年持續宣傳推介,信陽毛尖、信陽紅兩大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信陽白茶、信陽黑茶、信陽花茶、地方名茶等百花齊放,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認可。2023年,信陽毛尖品牌價值已達到79.84億元,連續14年位居全國前三位。
張家界市永定區有“中國莓茶之鄉”之稱。開幕式現場,張家界市莓茶協會副會長李春燕對莓茶進行了推介,莓茶的生長地帶正是土壤富硒帶、微生物發酵帶、植物亞麻酸帶的重疊交匯地,因此成就了“張家界莓茶”全球黃金產區的美譽。一斤莓茶需要采摘一萬七千多個翠綠的一芽二葉,經過采摘、挑選、攤青、揉捻、渥堆等21道工序匠心制成。
本屆茶博會將持續至12月10日,各地名茶、茶食品、茶具、茶器、紫砂、陶瓷等在此均有展示。不僅有來自原產地“中國毛尖之都”信陽的優質信陽毛尖、信陽紅、信陽白茶,也有來自南平的武夷紅茶、巖茶、建陽小白茶等。此外,還有云南普洱、西湖龍井、新會陳皮、安化黑茶、福鼎白茶、梧州六堡茶、桐柏玉葉、桐柏紅、安吉白茶、安溪鐵觀音、湘西黃金茶、恩施富硒茶等上萬種產品。
茶博會期間,組委會還將舉行信陽白茶品鑒會、信陽白茶推介會、武夷山水茶空間推介、建陽南坑小白茶推介、信陽毛尖一條街推介會、中原茶友會等活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