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主題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深入推進城市更新”這項民生實事的落實情況。記者從現場獲悉,2024年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入攻堅收尾期,我省將繼續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礎點,使更多居民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提升。
近年來,我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持續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燃氣等管道更新改造結合起來,2023年,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4.72億元,推動全省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8.98萬戶,加裝居民燃氣安全裝置1100萬戶,改造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管網共5100多公里。
著力擴大覆蓋,完善基礎配套
支持各地根據老舊小區實際情況,按照基礎類設施“應改盡改”的原則,支持各地將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改造臺賬,努力做到全覆蓋。著力補上老舊小區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突出短板,重點改造燃氣、排水、供水、供熱、道路、供電等配套設施,增強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硬實力”。
著力消除隱患,增強安全韌性
按照“先體檢、后改造”的原則,在摸排排水、燃氣等老化管線和瓶裝液化氣等安全隱患的基礎上,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燃氣“瓶改管”、城市排水防澇等工作有效結合起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做到針對性改造、精細化提升,讓老百姓住得更安心、更放心。
著力完善功能,提升宜居品質
在“補短板、強弱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城鎮老舊小區和社區居住環境、設施條件和服務功能,合理利用老舊小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重點推動社區綜合服務、無障礙、停車場、充電樁、便民、文化體育等急需緊缺服務設施建設,加強“一老一小”等適老化及適兒化改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著力搶抓機遇,爭取資金支持
按照“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項目抓細抓好,指導各地準確把握支持范圍,精準靠前謀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科學合理確定建設內容,加強項目實施監督管理,高效推進項目建設,確保老舊小區改造盡早竣工達效。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見習記者 孫雪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