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報道截圖
“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我們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一步,中牟縣將錨定‘兩個確保’,全面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以傾力打造‘三區兩基地’為抓手和路徑,為鄭州‘整體工作爭先進成高原、重點工作創一流起高峰’貢獻‘中牟力量’。”談到如何貫徹會議精神,中牟縣委書記潘開名接受專訪時如是說。
做強汽車產業,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落實省委數字化轉型戰略、換道領跑戰略,強力提升汽車產業集群的規模、質量和效益。整車方面,持續鞏固鄭州日產國內皮卡細分市場前三主導地位,鼓勵4家專用車企業加大產品升級。新能源方面,支持比克電池加大新型鋰電池技術攻關,力爭全年產值達60億元,加快使其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后市場方面,依托服務業博覽園加大汽車后市場業態培育力度,努力打造中原地區知名的汽車文化匯聚展示地,力爭全年交易額達200億元。智能網聯方面,以國際汽車智能網聯大賽為契機,瞄準智能網聯汽車新興產業,培育創新產業鏈條。
做優文化旅游產業,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落實省委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綠色低碳轉型戰略,促進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建設青年友好型新城區。加快在建產業項目建設,鄭州海昌海洋公園、鄭州中華復興之路項目一季度實現全面復工,預計明年“五一”開園迎賓。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按照年旅游3000萬人次旅游目的地的標準,緊盯文旅演藝、數字文創等產業主攻方向,培育數字文創經濟、總部稅源經濟,打造特色鮮明的全鏈條文旅文創產業新生態。加快中部設計城內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11家設計類企業和省移動生產調度中心、中原出版數字產業基地等數字經濟和現代傳媒企業建設,推動高稅收、高效益產業集群發展和高端人才聚集。
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加快打造全省創新驅動引領區。抓住鄭開科創走廊、開港經濟帶等建設機遇,積極引進北京化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研發中心、上海納維加特智能納米篩分設備等科研創新平臺。支持企業建設高效實用的創新平臺,推進規上企業創新全覆蓋,加快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機制,全方位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圍繞人才培育,創設更具吸引力、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年內引育高層次人才項目2個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5個。
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加快打造全省融合發展先行區。一是抓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規劃,高質量編制完成國土空間發展規劃,實現城鄉規劃“一張圖”,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張網”,全面提升城鄉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位,續建安置房項目10個、新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22個、城市綠地建設項目12個,讓城市更有形象、有品質、有味道。二是抓好鄉村振興。以美麗鄉村為切入點,高標準完成3個精品村建設,以點帶面、典型引領,打造沿黃區域美麗鄉村示范帶。
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加快打造全省對外開放示范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瞄準“頭部”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強化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依托風投招商,力爭全年新簽約項目總額達到330億元以上。扎實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當好“店小二”“服務員”,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形成項目簽約、開工、投產滾動實施、壓茬推進的良性循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統籌推進“放管服效”、要素市場化配置、投融資體制等領域改革,打造全省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城市。
潘開名表示,全力開局破題,奮力高臺起勢。中牟縣上下將勠力同心,按照市委擘畫的藍圖,全力為服務全市乃至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鄭報全媒體記者 盧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