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以案說法 | “漂”來的跨國情緣……

          2022-08-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在上海打工的張某個人微信漂流瓶,投放上百個交友信后,終于和緬甸籍“大家閨秀”瑪團“認識”了,后張某便變著花樣給女方發紅包、寄禮物,兩人也“如約”領證了,然而,這場跨國婚姻維持僅3年兩人便勞燕分飛。今天,河南高院豫法陽光發布了該起案件。

          承辦法官提醒,跨國戀情美妙浪漫,但婚姻充滿柴米油鹽,慎重考慮尤為關鍵。

          漂流瓶結緣異國戀

          2018年3月,張某離家到上海打工。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五光十色,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外國人來來往往。獨處異鄉,張某內心非常渴望結交到一名“紅顏知己”,就通過個人微信漂流瓶,先后投放上百個交友信。

          張某的誠心打動了一位自稱“瑪團”的緬甸籍姑娘,通過漂流瓶中的信息加了張某的微信,雙方開始談天說地。?

          為獲取瑪團芳心,張某變著花樣發紅包、寄禮物,兩人很快談婚論嫁,2019年4月3日登記結婚。

          一地雞毛起紛爭

          婚后,兩人輾轉多個城市打工,日子過得很艱辛,加之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相差甚遠,雙方爭吵不斷。?

          眼看著瑪團簽證到期,如何獲取中國長期居住權成為現實問題,另外,瑪團還想把與前夫所生子女戶口簽到中國共同生活,雙方矛盾逐漸加劇。?

          2019年8月,瑪團因未取得中國長期居住權,獨自回緬甸生活。其間,張某多次聯系瑪團,希望她回中國均遭拒。眼看婚姻存續無望,張某今年7月提起離婚訴訟。?

          承辦法官孫巖魁認真審查案件材料,詳細了解兩人婚姻感情、子女財產、離婚原因等情況,得知雙方既無子女也無財產,且瑪團能熟練使用中文,遂緊鑼密鼓通過微信與其溝通交流,充分保障訴權。

          7月15日下午,網上開庭,調解離婚。

          7月19日,被告簽收調解書。一起跨國離婚糾紛案,6天妥善化解。

          跨國婚姻須慎重

          承辦法官提醒,跨國戀情美妙浪漫,但婚姻充滿柴米油鹽,慎重考慮尤為關鍵。

          首先要做足心理準備。多方考慮語言交流、文化習俗、生活習慣、子女教育等方面差異,提前做好承擔現實風險、接受復雜因素的心理建設。

          其次,搞好婚前調查。充分調查對方的婚姻、家庭、財產狀況,并定好婚前協議,互相了解、制約保護。

          第三,做好法律功課。精準了解涉婚國家相關法律,必要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張東杰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