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超島官方平臺顯示,截至9月13日15時,已經完成賠付5182單,總金額為518.2萬元。近日,巴奴旗下超島自選火鍋被曝“掛羊頭賣鴨肉”。隨后,巴奴火鍋承認子品牌超島火鍋門店內羊肉卷的確含鴨肉成分,承諾會取消超島獨立采購權,同時對消費過該羊肉卷的顧客進行賠付,賠付金額高達835.4萬元,每桌可領取1000元。
超島事件,巴奴的道歉和賠付,受到了關注。道歉心理學有幾個步驟:第一,真誠道歉;第二,不解釋,因為任何解釋,都會被認為是狡辯;第三,承諾改進,以確保不會再犯;第四,給予補償。而第四點最重要。
由此看巴奴子品牌超島自選火鍋事件,在向公眾道歉這事兒上還是比較合格的。當然背后意味著巨大代價。每桌1000元賠付金,一共835.4萬元。有聲音說,這是很好的公關,800萬元做廣告都未必有這樣的效果。一方面說明巴奴這次應對危機的處理,得到了回應。的確,巴奴賠付的消息跑到了事件新聞的前頭,很多人甚至是因為賠付而知道的這個事情。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企業對自己口碑的重視,以及面對危機真誠道歉的行動過于功利化解讀。畢竟,這800萬元是真金白銀的補償。
其實這也是重視口碑的企業,尤其是那種IP特征比較明顯的企業的一貫做法。也就是,一旦出現問題,以高標準的方式自我要求。其實,這應該是所有企業、行業,都應該采取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強化自覺,才會如履薄冰,也才能夠構筑起整個消費信心。
而回到事件本身——“掛羊頭賣鴨肉”,也是值得深思的。羊肉卷對于火鍋幾乎是標配,但實際上除了純羊肉之外,還有羊肉風味等看上去是羊肉其實不是或不全是的。甚至明確標注的,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講,都還容易誤解呢,更不要說很多火鍋店直接裝盤。消費者無法肉眼辨別,就是專業檢測,商家也同樣可以羊肉風味來辯解。那么,面對這種監督困境該怎么辦,其實更值得思考。
這次巴奴旗下品牌超島自選火鍋事件,仍是專業打假博主曝光,通過專業送檢,然后證實。這種發現,其實是小概率;更多消費者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甚至沒有這個意識。怎么發現問題,考驗著企業,也考驗著監管。
對于企業來講,因為一些是自己把關不嚴,像巴奴旗下超島“掛羊頭賣鴨肉”事件,目前看主要是供應商造假,但對于巴奴則意味著巨大損失——肯定也是不愿意看到的;對于監管,當消費者不可能人人都具有這種專業監督意識和專業監督行動,那么確保市場秩序,就是義不容辭,跑到專業打假、臥底打假的前頭,也責無旁貸。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畢竟,當監管更嚴格的時候,也可以讓企業更多謹慎、更多自覺。畢竟,單靠企業是靠不住的,而且也不是正常的。巴奴因重視口碑,面對類似問題,拿出夠狠措施,并承諾不會再犯,但其他企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