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訴調對接工作室,我們的會員企業將直接受益。”近日,鄭州市管城區法院聯合河南省標識行業協會設立的訴調對接工作室在鄭州市華豐燈飾界揭牌成立。河南省標識行業協會會長王鵬現場表示:“以往會員企業遇到糾紛去法院訴訟費時費力,現在通過訴調對接工作室提前便能把糾紛化解”。
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離不開法治的護航。這也是管城區法院借助行業的專業優勢和能力,結合本區域商都特色文化,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開創性建立集“商”(協商,另指商都)、“和”(和諧,和合)、“管”(管事、主動作為,另指管城)、“成”(成功、取得的效果,城的諧音 ) 為一體的“商和管成”多元解紛機制。今天,記者就為您打探管城法院如何多元解紛,圓滿化解一起又一起矛盾糾紛案。
糾紛化解前置,今年已調解成功12188件
10月17日,網約車司機游師傅通過自助立案終端設備成功立案,避免了現場立案排隊較長時間的等待。原來,管城區法院將服務窗口前移,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開通設立了“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中心”,涵蓋訴訟服務智能終端、糾紛化解指引服務等多項功能,實現訴訟事務“一站式、隨時辦”,全天候滿足人民群眾解紛的司法需求。據了解,像游師傅這樣實現自助立案的,自9月1日至10月26日已有63件,大大節省了當事人的時間。
管城區法院將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不僅優化了導訴服務區、窗口服務區等,還專門在訴訟服務中心的西大廳開辟了面積達346平方米的調解服務區,其設計融入很多人文關懷的因素,圓形調解桌讓參與糾紛化解的各方產生共鳴,寬敞柔軟舒適的座椅帶來放松與愜意的氛圍。
特邀調解員是管城法院訴前調解多元解紛的重要力量。管城區法院抽調精銳力量在院本部、南曹法庭分別配齊配強由兩名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帶隊的兩個訴調團隊,建立專門的訴調對接室,選任特邀調解員專案專調、能調盡調,充分發揮“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的優勢,在訴前快速辦結案件,解決當事人的矛盾糾紛,自2022年以來辦理司法確認案件1242件。
同時,為充分發揮明星調解員的傳幫帶作用,聘請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調解專家張春菊加入調解團隊,設立“楊含茹調解工作室”、“張志慧調解工作室”,以明星調解員帶調解員組成調解團隊形成調解合力,共同化解糾紛。
今年以來,管城法院訴前調解共計委派案件17053件,調解成功12188件,調解成功率66.28%。在訴調對接中心的榮譽室里,群眾贈送的一面面錦旗是對法院調解工作最好的肯定。
構建三調聯動機制,12個街道辦事處成立訴調對接中心
“都是鄰里鄰居的,大家各退一步則海闊天空。”一起排除妨害糾紛經“三調聯動”對接工作室的傾心調解,促使雙方握手言和。
在鄭州市管城區野曹村村民崔某與魏某的糾紛中,雙方因栽種樹木妨礙出行、門口朝向影響對方墳地風水等產生糾紛,管城法院南曹人民法庭駐村法官侯培利及時聯系村委會和駐村“三調聯動”對接工作室,在進行現場勘察后,及時將雙方約到村委會進行化解。
調解現場,侯培利作為駐村法官從現場勘察的情況入手,法理結合,耐心勸導,調解員和村委委員從鄉土民情講述鄰里關系的重要性。最終促使雙方消除隔閡,達成共識,握手言和。
“持續了半年多的糾紛能圓滿化解,多虧了管城法院的‘三調’聯動機制。法官平時經常來村里現場開庭、就地調解,還對我們村人民調解員專業指導,我們的工作真的好做了!”野曹村支部委員趙維強深有感觸。
管城法院依托南曹人民法庭,與轄區辦事處、派出所共建“警調、信調、訴調”三調聯動解紛機制,切實推動矛盾糾紛訴源治理、多元化解。管城區法院自“三調聯動”解紛機制建立后,充分發揮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各自優勢,在全區12個街道辦事處成立訴調對接中心,在17個村、社區設立訴調對接工作室,聘請149名特邀調解員駐村調解,常態化組織開展法治德治教育、接訪處訪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等工作,構建了多元解紛全區覆蓋的聯動網。
自2022年9月28日構建聯動機制以來,南曹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分流糾紛136件,化解成功62件;南曹街道辦事處信訪部門分流糾紛226件,化解成功164件;南曹人民法庭分流糾紛461件,化解成功352件。
“無訴商圈”,實現“少訟”甚至“無訟”基層治理良性格局
“您好,有法律問題可以來我們的‘無訴商圈’調解室來咨詢呀……”8月10日,管城法院干警和“無訴商圈”調解室的調解員來到鄭州市銀基商貿城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管城回族區“無訴商圈”調解室是管城法院于7月初聯合南關街辦事處而成立。據了解,南關街道辦事處所轄銀基商貿城、天榮服裝城、錦榮商貿城等七大市場組成了鄭州有名的“臨火車站商圈”。
為推動臨火車站商圈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就地化解、快速化解,使“商和管成”多元解紛機制惠及商圈,管城法院指導南關街道辦事處成立臨火車站“無訴商圈”調解工作室,聘請有調解經驗的調解員專職坐班,為商圈群眾、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的高效糾紛化解服務和公共法律服務,從而有效降低轄區萬人成訟率,實現“少訟”甚至“無訟”的基層治理良性格局。
調解室運行至今成效明顯,“有糾紛先找調解工作室”成了臨火車站周邊商戶的口頭禪。截至目前,該調解室化解非訴案件150件,調處矛盾糾紛30余件,因發現及時,多起信訪苗頭得以化解。
與此同時,“無訴商圈”調解室的成立也是管城法院落實“商和管成 優化營商”助力萬企大調解活動的一個生動實踐。據介紹,今年新年伊始,管城法院“商和管成 優化營商”助力萬企大調解活動舉辦啟動儀式,現場近百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調員參加。助力萬企大調解活動旨在充分調動、發揮轄區民調組織和人民調解員作用,以萬人調解團的力量,充分發揮聯合調解的優勢,全面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真正為轄區營商環境和群眾安居樂業提供法治化服務。
“感謝調解員的努力,讓我們化干戈為玉帛……”在一起標的金額高達1081萬余元的買賣合同糾紛中,在征得雙方當事人調解意愿后,管城法院將案件分流至被告屬地調解員朱艷萍處開展訴前調解。歷經七次調解后,最終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千萬標的糾紛妥善化解。
管城法院在“商和管成”多元解紛機制下,不僅充分調動了轄區調解組織的力量,還借助行業優勢,加強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積極構建專業化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聯合豫宛商會、河南省鋼鐵貿易商會、河南省標識行業協會等成立專門訴調對接工作室,設立勞動爭議、金融糾紛等5個專業化特色調解室,構建“一站式”類型化糾紛解決服務平臺,促進糾紛高效化解、平和解決爭議。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徐曉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