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甜龍竹筍精深加工廠區。
白云像棉花糖般散布蔚藍的天空中,熱情的音樂飄蕩,尖尖的“龍竹鮮筍”擺放在餐盤里,普洱優品和巴奴毛肚火鍋的工作人員在忙碌著,絳紅色的背景板上印著“‘龍竹鮮筍’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揭牌儀式”的字樣。
上午9時30分,普洱市、巴奴毛肚火鍋“龍竹鮮筍”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揭牌儀式”正式舉辦。普洱市相關部門與巴奴毛肚火鍋表示,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農作物采購、標準化建設、鄉村振興、產業振興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云南叢生竹筍品質口感具有優勢,有著“筍中之王”、“筍中之冠”之稱的普洱甜龍竹筍,94%的含水量基本沒有纖維感,肉質脆嫩、食無苦味、鮮甜可口、筍體肥壯,甜龍竹筍(巴奴菜單名稱為龍竹鮮筍)正在借助巴奴毛肚火鍋的餐桌被全國的消費者了解。
與優質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合作關系
普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云南素有“世界竹類的故鄉”之譽,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巴奴普洱龍竹鮮筍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的揭牌,將開啟普洱市與巴奴毛肚火鍋與普洱市農業農村局的戰略性合作。
作為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和巴奴毛肚火鍋在食材生產、供應、標準化示范基地和定點工廠等產業鏈上的合作,成為帶動和“銷供產一體化”為特征的鄉村產業振興的主力軍和引導者。它們懂市場,懂得挖掘產業價值,也靠產業鏈和供應鏈連接著廣闊市場,它具有真正的農產品價值發現和加工運營能力,它以自身的研發、品牌和渠道、服務等能力為農產品的終端銷售賦能。
用“企業+政府+平臺公司+農戶”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
巴奴集團副總裁、財務管理中心負責人劉年康表示,巴奴集團自200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守產品主義,堅持“用真材實料、健康美味的產品贏得顧客口碑”。為了讓顧客一年四季都能在門店吃到新鮮的筍,巴奴人尋遍全國,終于在2018年,在普洱市找到可以生吃的龍竹鮮筍,填補了5-10月份鮮筍的空檔期。上市5年來,通過巴奴對龍竹鮮筍的品牌化運營推廣,該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此次巴奴與普洱市政府攜手,旨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探索“企業+政府+平臺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及政策優勢,和巴奴的品牌影響力及市場渠道優勢,全面推進普洱特色產品采購、地方品牌打造、行業標準建設及文旅資源推廣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
巴奴愿與普洱市聯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政企聯合、合作共贏
將甜龍竹筍打造成普洱新名片
“巴奴是龍竹鮮筍的第一個品牌企業用戶,雙方共同打造普洱優質農產品品牌,采取以原產地國有供應鏈龍頭企業+巴奴毛肚火鍋品牌連鎖渠道探索“銷供產一體化”產業發展模式。”現場的講解人員講道。
本次合作由普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快速推進以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雙方簽訂了意向性合作框架協議,并于10月,雙方以竹產業(龍竹鮮筍單品)為起點,在普洱打造巴奴“普洱原產地優質農產品專供示范基地”和“巴奴毛肚火鍋龍竹鮮筍標準化定點工廠”。
這次合作的成功,標志著普洱在鄉村振興戰略上的新進程,也展示了普洱市在吸引優質企業方面的成效,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從商洽到項目落地,展現了普洱效率。
下一步,相關合作方會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及普洱優品原產地國有供應鏈龍頭企業的資源整合優勢,聯合巴奴毛肚火鍋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渠道優勢,全面推進特色產品采購、地方品牌打造、科研成果轉化、行業標準建設及文旅資源推廣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為產業升級提供優化意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體驗為核心,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推動普洱農業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樊無敵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