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冉紅政 通訊員 婁璞 劉博聞 文/圖
今日上午,管城回族區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萬人助萬企”工作會議,全面落實省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動員全區上下堅定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載體,竭力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健康發展,與企業家一道,拿出開局即決戰的精氣神,奮力沖刺“開門紅”“全年紅”,共同譜寫管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會議由區委副書記、區長丁曉永主持。
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萬人助萬企”短片;副區長侯慧芳總結管城區2022年“萬人助萬企” 工作,安排部署 2023 年“萬人助萬企”工作; 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區委辦主任靳大勇宣讀《中共管城回族區委 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 關于表彰管城回族區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的通報》;現場為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頒獎。
區委書記張艷敏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受表彰的企業和企業家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區民營經濟領域廣大企業家、創業者、從業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她強調,大家要堅定發展信心,明晰發展機遇,用實干筑路、以實干圓夢,深耕管城發展沃土,推動企業做優做強,共同譜寫管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會議指出,近年來,面對疊加交織的風險挑戰和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區委區政府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工作要求,相繼出臺“穩企紓困13條”“穩經濟促增長22條”“產業發展36條”等系列政策,減稅降費、留抵退稅10.8億元,幫助企業融資5.2億元,匹配區級幫扶資金1.69億元,與轄區企業一道攜手并肩、頑強拼搏,穩住了經濟大盤,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預期。去年全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8.7億元,增速六區第3;一般公共預算完成收入44.99億元,增速六區第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23.1億元,增速六區第1;全市“四掛鉤”綜合考評,第一第二季度位列六區第3,三季度位列六區第1。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紅色物業服務等創新探索扎實推進,央視《焦點訪談》《朝聞天下》及省部級以上媒體先后報道30余次。
會議強調,新一輪經濟復蘇正在啟動,大干快上的時機已經到來。去年底中央經濟會議明確,2023年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優化完善助企紓困政策,多措并舉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推動金融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加大清理拖欠賬款力度等,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健康發展。隨此次會議下發的《關于新時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更是從壯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做強民營企業質量品牌等六個方面,拿出單項最高1000萬元的真金白銀,傾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同時,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商代都城遺址、鄭州南站樞紐產業園、金岱科創城三大產業發展板塊建設拉開序幕,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開放創新聯動區申建通過市級審批,深耕古今文化的人文優勢、兼容并蓄的戰略優勢、樞紐優勢和創新創造的科創優勢協同發力,廣闊的舞臺、無限的商機就擺在民營企業家面前。各位企業家要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對市場主體的關心扶持,搶抓經濟恢復的機遇期、政策紅利的窗口期、管城大發展大建設的躍升期,只爭朝夕,踔厲奮發,切實在新發展格局中搶占有利位置和市場份額,助力管城產業高質量發展。